无损检测目录
时间:2025-05-30 浏览:次
第一章 概论
1.1 X射线的产生
1.2 放射物理学基础
1.3 X射线检测的重要性
1.3.1 生物医学领域
1.3.2 无损检测领域
上半部分:X射线影像学
第二章 放射成像
2.1 模拟X射线成像
2.1.1 胶片成像
2.1.2 胶片-增感屏
2.1.3 影像增强器
2.2 数字X射线成像
2.2.1 计算机X射线成像
2.2.2 数字化摄影
2.2.3 CR和DR比较
第三章 计算机层析成像
3.1 CT的基本理论
3.1.1 CT成像技术概述
3.1.2 投影及反投影
3.2 平行束图像重建
3.2.1 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
3.2.2 平行束重建算法
3.3 扇形束图像重建
3.3.1 扇形束成像的几何描述
3.3.2 数据重排算法
3.3.3 扇形束重建算法
3.4 锥形束图像重建算法
3.4.1 FDK重建算法
3.4.2 GRANGEAT重建算法
第四章 X射线影像学评价指标
4.1 CT图像质量控制
4.1.1 CT图像质量参数
4.1.2 CT图像伪影
4.2伪像及其产生的原理
4.2.1 伪像的定义
4.2.2 与系统设计相关的伪像
4.2.3 与射线管相关的伪像
4.2.4 与射线探测器相关的伪像
4.2.5 受检人体引起的伪像
4.3 成像质量的评估
4.3.1数字X射线成像线性系统
4.3.2 图像形成的数学描述
4.3.3 系统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4.3.3.1 几何模糊与放大倍率的权衡
4.3.3.2 调制传递函数(MTF)
4.3.3.3 噪声功率谱(NPS)
4.3.3.4 噪声等效量子数(NEQ)
第五章 X射线影像的改善方法
5.1 提高平板探测器CT性能的方法
5.1.1 光源相对探测器平面空间坐标的测量方法
5.1.2 旋转中心的测量
5.1.3 射线硬化效应修正
5.1.4 CT逆投影轮廓剥离算法
5.2系统性能指标分析
5.2.1探测器空间分辨率测量
5.2.2 机械重复定位精度的测量
5.2.3 系统空间分辨率的测量
5.2.4 系统密度分辨率的测量
下半部分:X射线光谱学
第六章 X射线光谱分析法
6.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6.1.1 X射线散射、衍射和吸收
6.1.2 X射线荧光光谱法
6.1.3 X射线荧光光谱仪
6.1.4 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
6.1.5 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
6.1.5.1 定量分析概述
6.1.5.2 基体效应
6.1.5.3 元素间吸收-增强效应
6.1.5.4 校正曲线法
6.1.5.5 内标法
6.1.5.6 标准加入法和标准稀释法
6.1.5.7 薄样法
6.1.5.8 吸收-增强效应的数学校正
6.2 X射线衍射技术
6.2.1 X射线衍射原理
6.2.2 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
6.2.3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
6.2.3.1 物相定量分析原理
6.2.3.2 物相定量分析方法
6.3 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6.3.1 多色X射线吸收光谱法
6.3.1.1 原理和仪器
6.3.1.2 优点和局限性
6.3.2 单色X射线吸收光谱法
6.3.2.1 原理和仪器
6.3.2.2 优点和局限性
6.3.2.3 X射线吸收法的应用
6.3.2.4 X射线吸收限光谱法
6.4 质子激发X射线光谱分析
6.4.1 质子激发X射线光谱分析装置
6.4.2 质子静电加速器
6.4.3 PIXE真空分析靶室
6.4.4 PIXE非真空分析装置
第七章 光子计数型X射线吸收光谱检测系统
7.1 X射线吸收光谱物质识别理论
7.1.1 X射线光谱物理学基础
7.1.1.1 X射线的性质及其产生
7.1.1.2 X射线光谱
7.1.2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7.1.3 X射线的衰减规律
7.1.4 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理论
7.2 X射线吸收光谱系统构建
7.2.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7.2.2 系统硬件集成与实现
7.2.2.1 X射线探测器
7.2.2.2 X射线光源
7.2.2.3 高压电源
7.2.2.4 伺服系统
7.2.2.5 附属部件
7.2.3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7.2.3.1 开发环境
7.2.3.2 软件总体结构
7.3 X射线吸收光谱系统指标与性能测试
7.3.1 系统能量标定
7.3.2 能量标定的线性及准确性的评估
7.3.3 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
7.3.4 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辨识
7.3.4.1 实验方案
7.3.4.2 吸收光谱采集
7.3.4.3 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八章 X射线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8.1 光谱自动识别数学模型
8.1.1 光谱的特征提取
8.1.2 特征的自动识别
8.1.3 识别结果的评估
8.2 X射线吸收光谱物质识别实验设计
8.2.1 实验样本
8.2.2 数据采集
8.2.3 数据预处理
8.3 塑料样本的数据分析
8.3.1 塑料识别概述
8.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8.3.3 塑料识别实验结论
8.4 生物组织样本的数据分析
8.4.1 猪的组织识别概述
8.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8.4.3 猪的组织识别实验结论
第九章 能谱CT技术
9.1 双能CT
9.1.1 双能CT原理
9.1.2 双能CT成像技术
9.1.3 双能分解模型
9.1.4 基物质分解模型
9.2 光谱CT
9.2.1 光子计数探测器
9.2.2 K边缘成像
9.3双能减影与能谱成像的区别
9.4 能谱成像分析
9.4.1 物质分离
9.4.2 能谱曲线
9.4.3 有效原子序数
9.5 光谱CT物质辨识
9.5.1 图像重建软件
9.5.2物质辨识算法研究
9.5.2.1实验设计
9.5.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