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
职务与职称:实验室负责人 教授
联系方式:fangzheng@xmu.edu.cn
主要研究领域:科学仪器与智能装备,X射线检测
方正,男,工学博士,厦门大学仪器与电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获得者。先后三次出访美国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和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高级会员、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项目评审专家、福建省教育厅项目评审专家、厦门市“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厦门市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专长:X射线检测、成像光谱学、高光谱CT、X射线吸收光谱学。首次提出了宽带光源X射线吸收光谱学(BL-XAS)以及高光谱CT(HXCT)的概念;设计了一种实时工业CT检测系统,其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已覆盖5个大洲的代表性国家。英文期刊Measurement、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Acta Biomaterialia、Measurement and Control、Alexandra Engineering Journal、Chemical Physics Letters、Phenomics、Energy Technology、IEEE Access、Complexity、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Imaging、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审稿人。EI检索中文期刊《电子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工程设计学报》、《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以及《光学精密工程》审稿人。已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0余项,撰写专著1部《X射线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教材2册,其中《电气工程概论》入选福建省级和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
个人简历
199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优秀毕业生。
2001年硕士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2001年至2003年在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担任硬件工程师。
2004年至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实验室从事医学影像方面的研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被评为校优秀毕业博士生。
2008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讲师。
2010年至2011年被邀请到美国罗德岛大学电气工程系访学。
2011年进入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任教,职称副教授,并担任电气1班的班主任。
2013年1月到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访问交流。
2014年获得厦门大学聘期考评优秀。
2015年纳入航空航天学院仪器与电气系。
2016年暑期到美国芝加哥开展短期访学。
2016年8月在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被授予教授职称。
2017年7月获得厦门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2017年10月被聘为厦门市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
2019年3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授予的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A1类资助。
2019年5月入选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2019年入选厦门市第十二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
2020年被中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委员会聘为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精密检测研究生党支部”红色导师。
2020年至2021年被邀请到美国仁斯利尔理工大学生物技术和跨学科研究中心访学。
2021年3月出版专著《X射线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书号ISBN 978-7-5615-8068-4(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七辑)。
2021年9月担任厦门大学工科试验3班的班主任。
2021年9月出版教材《电气工程概论》,书号ISBN978-7-5615-8281-7(厦门大学本科教材资助项目)。
2022年9月担任厦门大学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的班主任。
2023年4月荣获第五届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
2023年4月被确认为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
2023年5月《电气工程概论》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023年8月挂牌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X射线检测平台。
2023年10月通过III类射线装置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
2023年10月完成III类射线装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
2023年10月出版教材《电气工程概论学习指导》,书号ISBN 978-7-5615-9111-6(厦门大学本科教材资助项目)。
2023年12月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下发的厦门大学辐射安全许可证设置X射线检测平台为新增辐射活动场所。
2024年1月《电气工程概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版正式发行。
2024年7月被四川天府新区厦大创新研究院聘为兼职研究员。
2024年7月成为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高级会员。
2024年7月《电气工程概论》入选福建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2024年7月,获得厦门大学年度考评优秀。
研究方向
科学仪器与智能装备,包括智能制造相关设备、X射线检测、电池管理、多光谱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涉及:Matlab环境下的智能算法研究、嵌入式系统、基于Python语言的深度学习算法研究、Visual Studio环境编程、系统集成与控制、光学与机械结构设计。
主要科学研究经历
[1] 独立负责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小动物活体光学分子成像装置”中Micro-CT部分的开发,2006AA020801,2006.1-2010.12。
[2] 负责开发了三套不同用途的micro-CT系统。离体小动物成像Micro-CT系统、水稻分蘖成像Micro-CT系统、活体小动物成像Micro-CT系统。
[3] 参与863计划生物信息技术主题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中的头部血管图像分割工作,其相关研究成果“中国数字人男1号”被两院院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4] 参与水稻形态学参数自动提取项目的数据采集和后期图像处理工作。
[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平台多模检测识别动目标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60736010,2008.1-2011.12。
[6] 基础科研项目“基于谱线指纹的多谱图像新方法与关键技术”,A1420080147,2008.1-2010.10,重要参与人。
[7] 国家863计划 “光电成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2009AA8080604,2009.6-2010.7,第4完成人。
[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X射线掠入射显微CT成像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20090460958,2009.8-2011.7,项目负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骨组织特异性靶向沉默PPARγ基因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30901522,2010.1-1012.12,第4完成人。
[10] 支撑技术基金项目“三维外形快速测量新方法与关键技术”,HZGF20120617,2011.1-2012.12,项目负责人。
[1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适于智能下肢控制的步态模式预测新方法与关键技术”,2012J01413,2012.1-2014.12,项目负责人。
[12]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时-空-谱压缩感知的灵巧红外图谱一体化探测仪”,61227007,2013.1-2016.12。
[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X射线吸收与散射理论的膝退行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系统”,2013121018,2013.4-2015.12,项目负责人
[14] 横向项目“二维跟踪转台加工与测试”,2013.8-2014.3,项目负责人
[15] 横向项目“便携式UPS移动电源”,2014.3-2016.9,项目负责人
[16] 横向项目“LiPo交流不间断输出监控电路”,2015.1-2015.12,项目负责人
[17] 横向项目“非制冷图谱设备的伺服及光电接口的需求分析与装调”,2015.7-2015.12,项目负责人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光谱CT功能成像机理研究”,61571381,2016.1-2019.12,项目负责人
[19] 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福建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效率评价及战略对策分析”,2016R0083,2016.2-2017.8,项目负责人
[20] 横向项目“户外便携式高功率无缝切换供电系统”,2016.5-2017.5,项目负责人
[21] 横向项目“上肢康复训练器械的功能需求分析、商场定位与实现途径”,2017.3-2019.12,项目负责人
[22] 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关于福建省科技领域‘放管服’创新发展研究”,2019R0010,2019.6-2020.11,参与(排名第2)
[23] 福建省科技计划对外合作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系统研究”,2019I0003,2019.4-2022.4,参与
[24] 厦门市双百计划创业项目“X射线多功能智能检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人才专项【2019】1号,2020.1起,项目负责人
[25] 横向项目“电磁辐射分析仪的拆解、原理分析及功能实现技术支持”,2020.4-2021.10,参与(排名第2)
[26] 横向项目“低频场强测量仪的原理分析及功能实现”,2020.5-2021.11,项目负责人
[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免疫层析生化反应过程建模、优化控制与分析及在海洋生物毒素定量检测中的应用”,62073271,2021.1-2024.12,参与(排名第2)
[28] 横向课题“傅里叶红外测谱模块结构设计、制作与装调”,2021.7-2021.12,项目负责人
[29] 横向课题“旋转式干涉仪的温度场建模与温控方案设计”,2021.7-2021.12,项目负责人
[30] 横向课题“测温与温控仪表智能算法应用技术支持”,2021.8-2025.12,项目负责人
[31] 横向课题“低频电场频谱检测电路开发研制”,2022.2-2022.7,项目负责人
[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Transformer机理的光子计数型能谱CT谱线失真校正方法研究”,62275223,2023.1-2026.12,项目负责人
[33] 横向课题“X射线CT/DR成像系统”,2023.4-2028.4,项目负责人
[34] 四川省院/校合作项目“基于条件扩散模型和域迁移学习的循环轨道X射线复材在线检测系统”,申报编号25SYSX0134,立项编号2025YFHZ0032,2025.1-2026.12,项目负责人